耿马公司新闻
4新闻动态

耿马中国环境报:以科技创新推动环保产业高...


  

广大环保企业共识进一步明确
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生态环保产业在经历了2022年最为艰难的一年之后,仍然保持了1.9%的增速,全年营收达到2.22万亿元,表现出了较强的发展韧性和抗冲击能力。后疫情时代,广大生态环保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共识进一步明确,主动性进一步增强。”近日,在北京市怀柔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与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报社共同举办了“科技创新 产业支撑 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主题活动。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副司长逯元堂在活动中作上述表示。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郭承站亦表示,创新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灵魂。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国企、民企、外资等各类市场主体发挥作用。特别是在生态环保领域,民营环保企业数量占据我国环保企业总数九成以上,是生态环保产业技术创新的主力军、生力军。各类市场主体要找准自身定位,加强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走融合、一体化发展路径。国有企业要发挥骨干引领作用,中小民营企业要立足自身优势,把握市场多元化的特点,深耕细分领域市场,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逯元堂指出,近年来,生态环境部继续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和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突破了一批污染防治、监测预警、管理决策等关键技术。同时,创建 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定期发布《 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应用。此外,生态环境部配合有关部门加大生态环境治理资金的投入力度,积极培育环保产业市场,建立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引导金融资金精准投入;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试点项目,打造生态环保产业自身的造血功能。

长期以来,作为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同时还是建设中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科技资源丰富、科技创新力度大,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动力。

“生态环保产业一头连着生态文明建设,一头连着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支撑,又是绿色发展的增长点,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乙铭介绍,近年来,北京市生态环保产业呈现出提质加速、创新集聚的发展态势。从领域来看,涉及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土壤修复、噪声与振动控制、环境监测等方面。从规模上看,北京市生态环保产业总资产超过3000亿元,拥有11家上市企业和4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活动现场,为进一步促进生态环保产业更好地服务怀柔区绿色低碳转型,放大科技创新资源推动怀柔区高质量发展,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为怀柔科学城颁授生态环保产业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铜牌。

[返回]